艺术与学术  
《美术》:陈孟昕|​“工”尽精微 固本开新 ——由“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说开去
来源:中国工笔画学会  点击量:8375  时间:2021-06-30

文/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陈孟昕

文章转自《美术》2021年第6期“当代美术”栏目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2021417日下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并分别于中国美术馆和八一美术馆同步展出。作为工笔画领域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且极具影响力的展览,本届展览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和策划,全面呈现出近5年来中国工笔画发展的新成就和新趋势,包括在主题内容、艺术观念、形式语言、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探索成果。
全国工笔画作品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1届,是工笔画界的盛事、大事,也是中国工笔画最具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品牌展览。其宗旨是梳理、引导工笔画的发展,发现和推介优秀创作人才及作品,多方面、全方位地展现扎根生活、抒写人民、讴歌时代的崭新画卷。

陈孟昕《怒族鲜花节•生活如歌》中国画350cm×250cm 2020年


绘制经典 彰显时代高标

工笔画在唐宋之际达至鼎盛,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形式,被誉为盛世艺术,并在之后的发展中延绵不断。它不仅蕴含着东方特有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内涵,也集聚着中华民族在视觉艺术表达方面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时至近当代,工笔画基于自身的文化张力和特质,在宽松、安定的环境中更呈现出无限繁荣、多元发展的盛景,在承接传统文脉、弘扬时代精神、对接当代艺术、表现大美情怀等方面成绩斐然,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开宗立派意义的工笔画家,以及众多堪与古人传世作品媲美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代表着中国当代工笔画不同时期的学术高度,并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意趣在工笔画继承传统与进行现代转型的道路上留下了探索和推进的轨迹,作出了特殊的时代性贡献。由此可见,中国工笔画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更迭中一以贯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得益于不同时代的美术家审美创造的不断注入和艺术形式的不断构建,而工笔画经典作品的不断创造也使其正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

李晓宏《风里雨里》中国画238cm×198cm  2020年


继承传统 展现永恒魅力

工笔画无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纵观美术史虽然元代以来由于文人画兴起及文人画在实践上的发展和在理论上的构建,使得工笔画在发展上陷入低潮,但文人画将中国画的意象性、抒情性及文化属性推向极致,反向促成了与工笔画共享的核心特质的形成。时至今日,工笔画在思维上的哲学方式、在艺术表达上的意象性、在审美追求上的文化属性都没有改变,比如造型的意象性,表达的抒情性,用线的骨法用笔,赋色的色薄意厚薄中见厚,选景取势上的意境追求,制作手法上的层染覆罩,在整体气象上的气韵生动等审美理念和艺术观,在文化识别度上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质。


徐累《石上浪》中国画99cm×156cm  2019年


探索创新 释放无限活力

当代工笔画借鉴了西方绘画的色彩、造型等合理因素,为更好地切入现实生活,表现艺术本体的生命进程和内心情感拓展出更大的空间。今天的借鉴已有别于晚清后被动的中西融合,而是在保持民族性基础上理性、自主地选择。比如色彩表达方面,中国绘画自古即谓丹青艺术,有自己的施色观念和方法,但就色彩的现代学而言,西方有以牛顿《光谱学》、歌德《色彩学》为代表的对色彩的科学性研究,包括色彩生成的原理,色彩的冷暖关系及色调等,中国传统理论是没有涉及的,在这方面补益的结果,使工笔画形成了独步世界的、人类共享的、普世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因此,创新是工笔画的生命,也是其发展的永恒命题。

臧玉琴《生生不息》中国画142cm×42cm×4 2019年

工笔画的创新路径是多样的,从当下工笔画本体语言来看,新材料、新技法的多样运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其背后必然有新观念的支撑。而且这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审美层面和思想层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须符合中国绘画的文化精神,不然创新的力度越大,对这个画种的破坏性越大。本次展览上呈现出众多在艺术观念指导下的创新性作品,扩大了工笔画的外延,他们追求艺术语言的自由表达与理性精神的互持,无论是形象塑造、图式构成还是空间表现等方面都别具一格,探求具有时代精神的绘画形式,并呈现出独具个性特征的多元化审美价值取向。


张育宁《火神掠过寂静岭》中国画145cm×200cm 2020年

在社会征集作品部分一样可以看到类似新气象,他们以开放的态度和广阔的视野拓展了对世界的多重认知及全新维度的多样视界,积极地吸收和借鉴来自传统、民间、外域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精粹,努力探求新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使不同时代、地域及画种间的艺术审美和语言样式交错、渗透并融合。有奇思妙想营造出的扑朔迷离、超越现实空间的梦幻意境;有写实主义手法与平面表现具有装饰性意味的奇崛画风;也有遵从笔墨当随时代的别样性诗意表述和稚拙朴实、富有理性的形式构成,诸此种种为中国工笔画注入了生机,也为工笔画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和参照的可能性。


孙玉芳《踩花山》中国画178cm×200cm 2020年


奖掖新人 凸显语言探索新方向

工笔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转型中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纪元,并且在当代发展中逐渐具备了内生的活力。新人新作、各种风格样式频现,不仅成为全国性展览上摘金夺银的主力画种,亦在各类学术性展览和研究中向着多维度、更深层次拓展。一个局面的形成,必有背后的成因,中国工笔画形成今天的格局,我认为其主要推动力来自学院教育。20世纪中国绘画从师徒传承式的后学培养转为学院教育模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多美术院校招生选拔的专业标准是以素描、色彩为评判内容,而这些都是工笔画的大基础,因此入学后或毕业后转入工笔画学习非常容易和自然,甚至造成众多院校国画专业的毕业创作多数选择工笔形式,如此一来,工笔画创作队伍不断获得新锐力量。人们常说:“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未来。”中国工笔画在迈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持续繁荣离不开优秀青年工笔画家的不断涌现,只有工笔画后学的连续参与,才能使这一古老画种在持守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保持恒久活力。此次展览中国工笔画学会组织专家从作品中推举出部分“优秀新锐作品”,作者年龄均在35岁以下,意在奖励青年新秀在工笔画创作实践上展露的才华和对新时代生活的关注。



马晨光《何为美好生活》中国画90cm×176cm 2020年



宋卫东《丝路•梵天云生结海楼》中国画230cm×180cm 2020年


重视问题 用对策迎接未来

“尽精微,而致广大”的文化追求及“意象性”的审美要求是工笔画最为珍贵的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文化的哲学性物化。精致刻画、入微描写虽是工笔画的本体特征,但取精用宏、意象大格局、抒发大情怀亦是中国艺术的文化品格。“士志于道”、“匠志于工”,工笔画之工不是工匠之“工”,它是一种“道”,一种规矩,一种方法,一种相对于写意画的创作态度,是母体文化精神的高度凝聚。据此,我们理应看到当下工笔画在创作方面存在的一些缺失与问题。

如作品精神内涵的缺失,思想内涵苍白、内容空泛的问题。一群人一个组合、一堆花草一只鸟、一片山石树木一片云,让美术创作成了艺术构成和基本功的堆砌。我们所说的思想性不是图式说教,而是震撼心灵的情感,是来自艺术家灵魂的诉说。英雄交响曲没有词,但仍能让人感受到荡气回肠的英雄气度。当下工笔画要有像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送别》、柯勒惠支流动着自己血液的《母亲》那样具有伟大灵魂的作品和追求。
又如过度类型化缺少创新:一个新样式、新语言方式被认可,马上会出现众多的仿效者和嫁接者。把运用照片画一组造型,再套用别人的色彩和构成,视为一种创作方法,甚至直接抄袭别人的作品,或变一下构图,或变一下色调就去参展、获奖。

魏立《秋林逸趣》中国画221cm×149cm 2020年

再如缺少气韵的制作化倾向。匠气刻板僵死的画面和处理,整体缺少灵动、流畅艺术语言的统领。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创作过程缺少充满激情的、忘我的冲动,使得最终的作品成为一种没有感觉的涂抹,缺少笔墨意韵的制作。诸此种种,我们必须警觉和反对。
实际上,自美术教育从私塾转入学院,工笔画创作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在教育中找到源头。工笔画经几千年的凝练形成很多经典程式并足够完整和严谨,运用方便,突破困难,我们在教学中过多地教学生怎么画,太多地崇拜经典和权威;太多地讲图形转换和技术规律,而对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启发和引导不够,使学生在权威面前失掉自由,在程式面前失去创造力。



赵岳《窗口》中国画180cm×200cm 2020年


王牧羽《水图•竹》中国画97cm×180cm 2019年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现状,譬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坚持师造化、师自然,认真深入生活,感受新时代,坚持在生活中升华自己的艺术和思想;二、忠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崇尚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与样式,用自己的方式述说自己的心灵独白和感受;三、坚持向传统学习,向中外一切优秀文化学习,但要有自己的文化主见和坚守,中国画作为精神品质、技术手段及工具材料完全独立的艺术门类,有理由按自己的生存法则和逻辑规律传承延续。
我一直认为工笔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画中的写意画和工笔画,可以选择不同的价值取向:写意画愈民粹越好,就像和服于日本,韩服于韩国,是民族性的象征,是一种特质文化的彰显;而工笔画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有条件成为国家对外竞争的软实力,其在造型、色彩、语言语境上具有国际相通性,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完全可以像油画一样,被世界各民族广泛认知、接受甚至运用这一艺术方式进行艺术表达,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