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学术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潘絜兹先生《花与女》赏析
来源:中国工笔画学会  点击量:5985  时间:2020-04-13

文/萧玉田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务委员会名誉主任  艺术顾问


恩师潘絜兹先生是当代当之无愧的工笔画大师。他工笔画创作的大格局、高境界堪称当代工笔画艺术的标杆;他为研究保护敦煌壁画、主持修复永乐宫等寺观壁画,固壁复珍,呕心沥血;他创建中国工笔画学会并当选首任会长,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首任主任,发出振兴中国工笔画的号召,提出“大中国画观”,为当代中国工笔画艺术走出低谷、走向复兴、走向繁荣,为谱写当代中国画辉煌的新篇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无私奉献的春蚕精神有口皆碑、誉满画坛。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在潘老辞世后曾说:“对潘絜兹先生怎么宣传都不过分,可惜宣传得不够。” 著名美术评论家、诗人、书法家沈鹏先生有诗赞潘老云:“耄年前事百般陈, 做嫁衣裳同路人。情结敦煌花解语,茧丝潘鬓艺传薪。”两位大家语有斟酌、字具斤两,这是对潘老一生成就的概括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老师为匡正中国画坛自元以降出现的重写意、轻工笔,重水墨、轻重彩的失衡状态,穷毕生精力弘扬、振兴工笔画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著述颇丰;他不遗余力的提携新人、奖掖后学;为推介艺术家、宣传同道,撰写了大量评论文章、画册序言,甘为他人作嫁衣裳。但他从来没有为宣传自己写过一文一字。 “身似顽石堪铺路,心如春蚕甘吐丝”,先生吐丝绵绵、奉献终生,德高艺馨、犹执谦恭,为人低调、不务虚声。其雅范霁光,有如时雨化之,熏沐后学,影响深远。


老师视工笔画为生命,自髫龄学画便与工笔重彩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十年代在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从事莫高窟、榆林壁画的研究与复制。敦煌求艺,为老师艺术风格的形成夯实了基础。他一生孜孜以攻,精益求精, 他创作于50年代初、并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代表作《石窟艺术的创造者》,即得益于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感悟。细审全画,无一处不精,无一处不工,秀致中有气骨,浑朴中寓工巧,画幅不大,但充满博大沉雄之气。1982年,这幅作品又荣获了法国春季沙龙美展金奖。为中国工笔画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之后的作品,如《屈原九歌图》组画、《中国神话》组画、《诗人李白》组画、《长恨歌画传》、《李白妇女诗集绘》、《四时山图》等,以诗入画,境以“诗”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妙合无垠,是先生厚重学养和臻微功力的结晶。耄耋老人从1984年到1996年耗时十二载创作了《三危圣光》、《石窟献艺》、《佛光普照》、《石室魔影》、《人神之间》、《艺传万代》六幅鸿篇巨制——《敦煌组画》。 1999年,《敦煌组画》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画院、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 的“潘絜兹<敦煌组画>暨从艺七十周年回顾展”中横空出世,宏大之象、宽博之势、精微之美中透发出摄人心魄的力量,令美术史论家、画家与广大观众惊叹不已。精神取向的升华,形式语言的出新,标志着先生晚年的艺术已臻化境。


说起先生的代表作,《花与女》组画是必须大书一笔的,创作这套组画时先生年近古稀,正值他进入炉火纯青,从容自得的艺术境界之时。这套作品用头部特写的手法画仕女并与折枝花卉配伍,是一种全新的营构方式,在材质与技法上也有创新。100幅画,都是画在厚实的水彩纸上,也用了国画家很少用的色粉等颜料。人物的发髻发丝,没有采用传统的毛笔勾线法,而是在平涂的墨色上,用圆头铁笔按照发髻梳理的规律勒刻出凹痕,借助光影投射显出发丝,虚虚实实、若有若无中显得格外灵动。这在80年代初是罕见的表现手段,是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举。《花与女》让我们看到了深受传统绘画审美观念浸润的老先生,是如何以开放的思维,契合当代审美价值,追求新的审美生成,完美融构外在的生命律动和内心的精神追求,体现出人文意义的深度的。


美女、香花何时成为了国人心目中“美”的代名词,我没有深考。但我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以美女为对象的仕女画、以奇花异卉为主体的花鸟画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大众喜闻乐见的画科。老师独树一帜的将仕女画、花鸟画熔为一炉,“以花的美质渗入人物的精神世界中”, “花是大地女,女是人间花”,五十位美女 “秀色空绝世”,五十种花卉 “馨香为谁传”,一花一女,组合成对,相映生辉,美美与共。五十组一百幅《花与女》,静心读来,自然的体悟,人性的润泽,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解读。此段文字中,我多次使用“美女”一词,这里的美女之“美”乃为“大美”,不惟指西施、昭君的“沉鱼落雁”的花容玉貌之美,亦指人性之美、心灵之美、境界之美。如《嫘祖.桑》“西陵有女,教人育蚕”那旨定农桑,福祉百姓之功;《孟母.萱草》“三迁教子,母仪百世”那懿范千秋的慈母之爱;《虞姬.虞美人》“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那悲壮凄婉的忠贞之情;《花木兰.木兰花》“朔气传金柝,寒衣照铁衣”那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之气;《李清照.菊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幽静隽永的诗境;《黄道婆.棉花》“乌泥被、黄婆做,教我纱、教我布”那“衣被天下”的美德;这些作品中与人物搭档的花木:桑、萱草、虞美人、木兰花、菊花、棉花等,经过了先生寄情于物的深层思考,呈现出自然天趣与人的精神品性相映生辉,深化了主题,生发出无尽的意趣与情思。正如先生为此组作品献词中所写:“花虽无语人能解,女故多情我自明。摄入丹青悟妙理,此花此女此时情。”


花与女的题材,似乎更容易落入“春回笑脸花含媚,黛蹙蛾眉柳含愁”的语言形态,而先生的《花与女》,却在娟秀、柔美、雍容、温婉和英气、风骨、豪爽、大度的熔铸中实现了“外美”与“内德”的合一。秋瑾的豪侠,陈铁军的坚贞,赵一曼舍生取义,刘胡兰宁死不屈,江竹筠傲雪迎春、义薄云天……女先烈们充盈天地的浩然正气和千古大义,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并长存人间,垂范后人!这绝非一般的美女香花作品可以比伦。


我有幸多次在老师家中拜赏《花与女》,每当面对《宋庆龄.一品红》和《杨开慧.映山红》,高山仰止之情沛然而生。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当蒋汪背离总理遗训后,坚定的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建立人民政权、为祖国统一、为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为妇女解放,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开慧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革命伴侣和得力助手,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她坚持在敌后荆榛发展党的组织,领导长沙、平江等地的武装斗争,救国救民,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毛泽东称她为“骄杨”,赞曰:“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女子投身革命,不“娇”而“骄”,潘老师是深刻理解并准确表达了领袖的深意的。《宋庆龄.一品红》和《杨开慧.映山红》,完美塑造了宋庆龄、杨开慧,两位有大勋于国家的伟大女性的光辉形象,并展现了她们崇高的精神世界。用“一品堪称尊”的一品红花映衬作为开国领袖之一的宋庆龄的丰姿和品格,可谓形魂合体别具匠心;用 “依茎立山、千磨万击还坚劲;血染红色,风摧雨淋不改容”的“映山红”这革命花、红军花,喻指杨开慧,堪称点睛摄神之笔。


十年动乱中,四人帮倒行逆施,祸国殃民,但在四人帮的高压下,却万众噤声。唯有女共产党员张志新发出令四人帮之流心悸的强音,被四人帮处以极刑。“忠骨毁灭、浩气长存”,张志新殉难四年后被中共辽宁省委追认为革命烈士。这是一位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党性的女共产党人。《张志新.百合花》“洁白坚贞,党性国魂”,体现了一位老艺术家、老共产党员对革命烈士发自内心的敬意。


《花与女》中《潘纹宣.凌霄花》“荒火徒肆虐,凤凰歌永生”两幅画,是先生在悲涕泪雨中画就的。文革中,先生的小女儿潘纹宣响应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去”上山下乡的号召,插队到北大荒虎林地区的东北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五团,屯垦戍边。1970年11月7日,北大荒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蔓延直逼中苏边境。为不造成国际争端,潘纹宣和知青战友义无反顾的冲进火海救火,英勇牺牲。当抢救人员发现她时,她面向火头,脸部五官已被烧焦,双臂前伸,仍然保持着救火的姿态。纹宣在危险面前一马当先,视死如归,为国捐躯,是不折不扣的女英雄。惊闻噩耗,先生与师母两位老人“难禁悲涕泪如雨”,但也因“儿为国殇当自豪”。先生强忍悲痛,含泪写下了《悼纹宣女儿》诗句:“燎原烈火起须臾,凤凰涅槃谱新曲。万古荒原英雄血,一抔黄土女儿躯……”,又奋笔画出了《潘纹宣.凌霄花》“荒火徒肆虐,凤凰歌永生”对画,用“弱质未必不凌云”的凌霄花比喻年少而壮志凌云的小女,用“凤凰涅槃”寓意“在烈火中永生”,这无疑是《花与女》100图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组。父亲甘于奉献,女儿勇于牺牲,潘先生的家教家风,矩范长昭。


行文至此,我的目光又锁定在办公室里复制的先生遗作《春蚕吟》和《春蚕颂》上。我吟诵着《春蚕颂》的诗跋:  “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吐丝,焕若彩虹。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不由得心潮澎湃,潸然泪下。先生一直以春蚕精神自励并身体力行,也被美术界公认为“万世可风”的典范。先生艺术长青,精神永存。


《花与女》问世30余年了,虽散见于先生生前出版的画册中,但从未完整的正式出版过。1999年,先生举办“<敦煌组画>暨从艺七十周年回顾展”之前,在当时供职于辽宁画院的著名画家孙玉敏女士热心协助下,于沈阳印刷了内部发行的画册。但由于时间仓促,经费拮据,又限于当时的印刷条件和技术,画册装帧简陋,印刷质量不尽人意。如今,收藏者策划正式出版《花与女》,相信会有一部精美的画册以飨读者,我为之雀跃。出版人嘱我作序,作为学生,我是没资格为老师作序的,谨就对先生修为、治学、艺术成就的理解谈谈感想聊以塞责了。


恩师潘絜兹先生百年诞辰时,我撰写了一付长联,呈到浙江武义先生陵前祭奠:


倾一生心血研探丹青,错彩镂金尽精至美,逐物赋象入妙通神,艺品超汉唐宋元,帜拔画坛称圣手,古稀擎大旗,携百二名家创会,工笔振兴宏启,众口铭碑丰功昭万世;


担两肩道义续传薪火,培桃育李茹苦含辛,铺路吐丝奉公砥节,德望仰嵩衡泰华,誉载翰域冠群伦,耄耋翔云鹤,引万千后学踵武,先师遗愿成真,我侪谒陵嘉讯祭百年。


借为此文作结。




                                                               潘絜兹弟子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 萧玉田


                                                                  2018年5月10日白内障手术前于龙吟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