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学术  
工笔重彩画的拓展
来源:中国工笔画学会  点击量:1685  时间:2019-10-18

工笔重彩画的拓展

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师生作品展观后

 

王志纯

 

 

新时期以来,工笔重彩画的复兴,深刻地改变了数百年来中国画坛“独尊水墨”的局面。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画家加入到工笔重彩画创作的行列,逐渐形成一支可以与水墨画创作力量相对垒的庞大阵容。

就工笔重彩画自身的情况来看,也初步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探索发展的格局:有的画家致力于工笔重彩、工笔淡彩、没骨、线描等传统品种的现代重振,吸收远古中国画传统的营养以表现当代社会生活,使这些古老的画种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有的画家将数百年来水墨画的发展成果融入工笔重彩画创作,或进行泼彩、泼墨试验,或强化水墨渲染,以水墨画的某些表现手法来改造传统工笔画的匠气、刻板,强化了工笔画的写意性,充实和丰富了工笔画的审美内涵;有的画家寻求工笔重彩画与西方艺术相融合的各种可能性,以工笔重彩画固有的写实精神,注重色彩表现、构成、装饰等艺术特性与西方古典及现代绘画的造型理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写实的、变形的、构成的、装饰的工笔重彩画新样式;另有一些画家则致力于画材的研究和开发,从工具、材料的变革开始,并借鉴日本画现代转化的经验,使工笔重彩画从表现技法到创作观念都有了较大跨度的拓展。这在蒋采苹、胡明哲等人近年来的作品中已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总之,当代工笔重彩画坛是多种艺术取向交融互渗、竞相发展的局面。工笔画的革新浪潮甚至波及到水墨画领域,影响并带动了彩墨画的迅速发展。

当代中国画坛正在形成强化色彩表现的潮流。

文化部科技司、教育司顺应艺术发展潮流,从3月中旬到8月中旬,在京联合举办了“重彩画高级研究班”,蒋采苹、胡明哲、许仁龙、郭继英、张导曦、王雄飞等人担任导师。蒋采苹在矿物质颜料的开发和制作方面是研究有素的专家。其他几位年轻导师均是曾在日本留学或居留日本的中国画家。高研班的学员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画院的画师及各大美院的教师,共计37人,多数具有副高级以上业务职称,在各地均是工笔重彩画领域较为活跃的学术骨干。经过5个月的集中学习,高研班的师生对近年来研究、开发的高温结晶颜料及天然矿物质等新型画材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运用,并逐渐掌握了自制各种颜料的技巧及相应的表现方法。高研班还特聘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教授市川保道等人来京授课并做创作示范,使学员们进一步了解、熟悉了日本画的工具、颜料、金银箔等画材及其创作技法。

8月18日至23日,“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师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集中展示了高研班师生5个月以来的探索成果,引起了美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不少著名画家及评论家参观了展览并给予热情肯定和积极评价,同时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大家普遍认为,高研班对新型画材及其表现技法的系统试验,对日本画的吸收和借鉴,给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的革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工笔重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拓展了工笔重彩画发展的新的空间,并显示出一种强劲的发展势头。

准确地说,这个展览应该看作是一次作业汇报展,如果从作品展的角度来要求,可能有不少作品还远未成熟,其中存在着许多正在解决而一时又难以解决的学术课题,但从作业展的角度来看,一切就显得正常而合理:它是高研班的学员们在学习阶段对新工具、新材料的集中尝试,对新的表现技法的初次试验,尽管作品带有较强的模仿痕迹,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面对新材料的生疏,驾驭画面的力不从心,以及难以实现创作理想的种种困惑,但这些作品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最可贵的品质:远远超出了工笔重彩画的传统样式,实际上是正在探索建立一种新型重彩画的视觉语系,在创作观念、形式语言、表现技法等方面都体现出向着新的、未知的领域拓展的迹象。这对工笔重彩画的不断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艺术上的创新谈何容易!哪里有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有经过“十月怀胎”的痛苦,才可能有“一朝分娩”的喜悦。这次高研班作品的价值,并不在于展品本身艺术成就的高低,而在于它所展现的创作过程中材料、技法、艺术个性等因素不断碰撞、磨合、求索、试验的过程,在于它所触及到的关于当代工笔画创新的一系列学术课题,它的价值将会在今后的创作中逐渐显示出来。

材料的意义

绘画艺术的变革,常常是从作画工具及媒介材质的革新开始的。

到过日本的中国画家,无不为日本画颜料种类的繁多及其色阶、粗细颗粒的丰富变化而感慨,同时也会深深感到:中国画颜料种类的稀少及画材的简陋,已经严重阻碍了当代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所以,要强化和丰富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力,首先必须进行画材的革新。近年来,“天雅画材”的矿物质颜料及蒋采苹教授研制的高温结晶颜料,已经在丰富中国画颜料种类、提高颜色品质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就传统工笔画与高研班的新型重彩画相比较而言,由于使用新型高温结晶颜料及天然矿物质颜料作画,使画面从制作方法、形式语言到造型观念都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由于矿物色及仿石色颜料种类的增多和粗细颗粒的变化,突出了画面晶莹的材质美感;由于制作技巧的复杂变化,使画面产生了丰富的肌理效果;表现方法也相应地突破了传统的程式化套路,而走向自由化、个性化、多样化;画面的形式语言由平面的线性结构走向深层的综合结构,更多地接纳、融合了西洋画的造型观念。这为创造新的个性化的重彩画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关于制作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唤力作,大家普遍感到目前中国画坛小品泛滥,而真正能代表时代的精品力作却如凤毛麟角。这当然有各方面较复杂的原因,但多数画家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种冲击面前难以静下心来,精心投入制作,甚至鄙视制作,应该说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从概念上讲,“制作”一词并无贬意,只不过中国的文人水墨画一向贬低、鄙视制作性,而强调书写性,强调精神、情绪的直接灌注笔端“一挥而就”的表现性,这固然有其独特的美,但它却难以表现深沉、厚重、博大、宏伟、壮丽,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实际上,中外画史上的大部分名作,都需要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甚至经年累月、全身心投入制作才能获得永恒。应该排除文人水墨画贬低“制作”给中国画的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正视工笔重彩画的制作性,发挥它在当代的创作优势,努力发掘制作过程中丰富的视觉美感……。我相信,这个画种应该是可以创作出有力度、有厚度、有深度的时代精品的。

寻求艺术个性

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而迷失“自我”,因此时常需要努力寻找“自我”,力求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自己的艺术语言规范、自己的艺术个性,这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

新型重彩画的颜料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复杂,艺术创造的范围极为宽广,而一当画家们局限于现成材料、技法的重复、模仿时,迷恋于肌理效果的制作时,就常常容易造成雷同化、概念化,而丧失自我的情绪表现。对于从事重彩画探索、试验的中青年画家来说,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偏爱等等所构成的特殊的艺术素质,确立自己的探索角度和试验范围,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能量,充分利用媒介材料的可变价值,在创作观念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自己的风格特色,这是至关重要的。借鉴、模仿日本画的表现技法,在学习阶段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而在创作阶段却是最忌讳的最不可取的。

其实,真正的技巧,应该是画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经过长时期心手相应的艰苦磨练的结果。它是与画家的个性紧密联系着的,它是不能转让的。画面的形式语言也只有在充分显示了画家个性的前提下,才是独特的,有意味的,有生命力的。艺术水平的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画家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及个性表现的深刻程度。个性,应该是我们的画家在创作实践中最高的追求目标。

总而言之,我对高研班的探索和试验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通过他们今后的创作实践,定会创作出各自的风格各异的重彩画新作。我也相信,这条路上的“后来者”将会越来越多,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原载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国画家》1998年第6期)

王志纯  1955年生于山西省万荣县。现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